当前位置: 首页 > 张以得 > 本市信息 > 讲好我的育人故事,激扬新时代班主任精神——记温州市张以得“名师送教”班主任工作室送教第四次活动

讲好我的育人故事,激扬新时代班主任精神——记温州市张以得“名师送教”班主任工作室送教第四次活动

浏览量:3023|发表日期:2022-12-24|来自:


为配合落实温州市“名师助力”送教计划,结合温州市直属学校“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比赛暨班主任培训会,为进一步探索“未来教育”背景下的育人新模式,及时总结德育经验和有效方法,进一步推动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提升班主任育人水平。2022年12月24日周六晚,温州市张以得班主任工作站“名师助力”送教举行第四次活动,活动的主题为“讲述建班育人的故事”。本次活动由工作室学员谢微微老师主持。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2022年12月21日 周三下午13:00进直播间观摩在温州外国语学校状元分校举办温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比赛暨班主任培训会。



温州市外国语学校林嘉嘉老师的教育故事拉开帷幕。她的那句一群人从不会沟通到自我反思,走向成熟”,言简意赅,道出了教育“慢工出细活”的真谛。而紧随其后的十四位老师分享的“我的育人故事”,可谓个个感人至深。这些感人故事的背后是这些优秀教师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耕耘、辛勤劳作,他们不但自己精通专业、以生为本、传承文化,还努力以“惊羡的目光去搅动一池春水”,他们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远。”

最后由温州市第二职业中专学校陈思思老师的故事分享结束。教师不仅应与学生同成长:应时而学、应事而学,活到老学到老,与时俱进,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陪伴者、支持者;还应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以一颗爱学生、爱教育的不变初心,应时时变化的人与事,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全体学员观看温州市直属学校的讲述我的育人故事比赛。在直播中,张仲海老师《一个都不能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夏一建老师《特别的来电,给特别的你》,聚集生活的点滴为教育的源泉;陈思思老师《明天,你好!》,人如其名,从容应对教育身份的转变;柳静老师《孔明锁男孩》,声情并茂真挚抑扬顿挫,睿智明理等等。这些教育故事让我们在感动之余,更是燃起对教育的热情,加强对班主任工作更深了解。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每个教育者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都会增加人生书页的厚度。一个有故事的教育者,必将更加悉心体悟教育生活,也能探寻到教育的真理。在我们身边,闪耀着许多精彩动人的育人故事,带给了我们最真挚的感动和共鸣。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20221224周六晚上8:00线上钉钉群会议,学员们讲述自己的育人故事


1、苍南县灵溪第二高级中学卫起日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老师以三个同学的个案问题为切入口,追根溯源,讲述宽容、安全感、责任、爱护等故事,感知对孩子爱的能力。启发:亲其师,信其道;接纳与宽容、爱的归属感等。在学生时代,能遇到一位像有父爱一样的老师,实在是幸运,更是幸福。

2、苍南县求知中学朱万奇老师,《我的奇招:曲线教育》

朱老师从日常常规管理中遇到的困惑入手,讲述有关学生的发型、服饰等,开展曲线拯救的思考,组织辩论赛,让学生自己感知体悟,从而解决问题的故事。

启发:无论是班主任工作的性质,还是当今青少年的特点,抑或时代对教育者的要求,都决定了我们必须讲求工作艺术。事无巨细,斤斤计较,不但不能调动积极性,相反还会挫伤学生的热情。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得讲究技巧,有时针锋相对,反而事与愿违。如果绕个弯儿,再坚固的“马其诺防线”也会不攻自破。这就是曲线教育的魅力所在。

3、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祖婷老师,《做一个“随性”的班主任》

祖老师从班级管理奇招妙招中突发奇想,分享露营走廊团建、撕名牌等活动更好地凝聚班集体力量的故事。启发:班主任要有随性而为的性情,又有勤勉共融的能力,抓住孩子的心,走进孩子的生活世界,共建团结向上、有笑声又有哭声的班集体。


活动第三个环节,张以得老师做了《讲述我的育人故事》的评点,从主题内容、结构特点入手,深入讲析“育人故事”的要求:情节精、理念新、感悟深、标题合。并对上次观摩和本次的活动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更加明晰了“育人故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使学员们更加明确两者的界定,为今后讲好我的育人故事抓住了要点,提高了认识。

活动的最后张以得老师和全体工作室成员交流讨论,对三位老师的精彩发言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强调班主任工作要重视“德”育与“心”育的教育工作,并对下一次工作室活动做了工作布置。要求学员学习提升学习工程,布置阅读计划与读书心得,期末发在微信群中交流。


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互相学习,每次都有“源头活水”。我们的工作室就像微信群名字一样:苍南班主任工作学习共同体大家一起定能砥砺前行,不负盛世年华。